上海乡土生态科普示范基地 (2019-07-至今)

2020-12-08

城市荒野乡土生态科普示范基地建于20197月,基地占地面积17000㎡,位于浦江郊野公园西扩区,为闵行区首个以上海乡土生态为主题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教育基地。基地以“保育乡土物种、守护城市生态、普及生态教育”为主旨,结合原有场地条件加以生态化的改造,营造低养护、近自然的乡土生物群落。该项目于202110月完成整体修复工作,共保育上海乡土植物400余种,乡土动物800余种。

实施案例1-17.jpg

乡土生态科普示范基地入口

设计原则:

项目定位为华东地区城市生物多样性恢复技术的研究和展示基地,用于探索城市生物多样性恢复的技术路径,同时保育因城市发展导致栖息地丧失的乡土生物。围绕生物多样性恢复的主要目标,制定了如下设计原则:1)所使用苗木应为长三角地区的乡土植物,由于场地条件限制或苗木短缺导致生态功能无法满足的情况下,可酌情选择少量具有相似生态功能的非乡土物种进行替换,但其比例不得超过植物总量的5%;2)植物搭配以接近自然群落的结构为主,使其具有在未来进行自然演替的能力;3)根据场地条件营造多样的生境类型,各生境类型之间通过植物种类的变化自然过渡,不采取花坛、绿篱等人为方式进行分隔,以保证野生动物的活动不受限制;4)确定需要重点研究和保育的生物种类,植物选择、生境营造应满足特定野生动物的取食及栖息要求;5)道路、护栏、解说牌、警示牌等设施应以灰褐色、绿色为主要色调,不可采用过于鲜艳的颜色,以免惊吓野生动物。

技术流程:

根据场地现状和项目目标,结合群落演替规律制定了如下技术流程。

实施案例1-18.jpg

生境营造:

项目地原为生态公益林,种植女贞、意杨、香樟等树木,树种较为单一,地表大部分空间被喜旱莲子草和白花车轴草等入侵物种占据。经过地形营造、土壤改良、入侵物种清理、乡土植物群落构建等一系列的工作,共营造了七种不同的生境类型,分别为:乡土常绿树种区、乡土落叶树种区、乡土常绿/落叶树种混交区、乡土灌木展示区、乡土水生生物保育区、乡土蝶类招引区以及科普活动区(草地)。

实施案例1-19.jpg

基地生境分区

实施案例1-20.jpg

基地中营造的不同生境类型

科研监测:

城市荒野景观产生的生态价值是高度人工化的园林所不可替代的,但尚未形成有效、合理的评估标准。在该项目的整个营造过程中对植物、昆虫、两栖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进行了持续的监测,以此来对该项目的生态价值进行初步评估。

项目自2019年7月施工至2020年11月,共记录到乡土植物260种,昆虫255种,两栖爬行动物7种,鸟类71种,哺乳动物6种,其多样性和动物的种群密度均远高于同类型常规林地。

实施案例1-9.png

红外相机在基地中拍摄到的黄鼬和华南兔

以生物多样性恢复为主要目标的城市生态修复在以往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相关的技术及基础数据都十分缺乏。为了开展相关研究工作,基地进行了无线网和电路的覆盖,便于各类研究项目的监测。2021年建立了UWB超带宽定位系统,用于进行城市破碎化生境中野生动物行为规律及家域的研究。(详见研究课题

科普活动:

借助丰富的乡土生物多样性,基地长期开展具有本土特色的生态科普教育活动。通过乡土生物、乡土生态、乡土生活等一系列自然教育课程,有助于上海市民了解、热爱上海的生态环境。依据基地生态修复过程所设计的儿童职业体验课程——《城市生态修复师》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评为2020年全国科普日优秀活动。该基地于2021年荣获上海市林学会首批上海自然教育学校(基地)挂牌。

实施案例1-10.png

《城市生态修复师》儿童职业体验课   左图:寻找龟类,为其定期称重;右图:清理过多的水生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