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多样性恢复:即以生物多样性恢复为导向的生态修复,包含现状调查、生态问题识别与诊断、生态修复方案设计、保护修复工程实施、工程监测评估、场地适应性管理等内容。
参照本地生态系统,通过引导和促进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或人为加速生态系统次级演替,使修复场地内的生物多样性在3-4年的项目周期内恢复,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采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尤其是在城市等生态系统受损程度较高地区,克服了传统生态修复项目中存在的生物多样性低、乡土植物使用过少、植物群落结构不合理、对后续演替过程缺乏预判等问题。

上海乡土生态科普示范基地 (2019-07-至今)
2020-12-08
城市荒野乡土生态科普示范基地建于2019年7月,基地占地面积17000㎡,位于浦江郊野公园西扩区,为闵行区首个以上海乡土生态为主题的生物多样性研究、教育基地。基地以“保育乡土物种、守护城市生态、普及生态教育”为主旨,结合原有场地条件加以生态···

城市荒野生态稻田(2018-04-至今)
2020-04-02
城市荒野生态稻田起源于2018年SEE基金会的“劲草同行”项目。通过该项目的资助,城市荒野在上海闵行区浦江镇租下一片面积6000㎡的水稻田,用于进行人工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恢复工作。上海历来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即使时至今日,打开卫星地图,围绕···

宜嘉苑生态保育区(2015.08-至今)
2019-11-15
宜嘉苑生态保育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原为城市绿化用地。2015年8月,由浦东新区环保市容局绿化处牵头、浦东新区金桥城市管理署负责,委托城市荒野工作室进行设计规划,在此开展了《以上海乡土物种为主的城市生态绿地修复》课题研究。该项目是上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