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荒野回归城市,将自然带给童年——从生态修复的角度浅谈儿童友好型城市

2022-12-23
以下文章来源于城市中国杂志 ,作者城市中国对于人居环境而言,生态修复的意涵或许可以扩大,不仅包括人对受损生态系统的修复,也涵盖了生态系统对于人类健康的修复作用。儿童需要城市环境中提供自然游戏场地,也需要这样的场地上能够开展更多激发创造力的有···

生态修复下的本地种子与苗木供应

2022-12-10
以下文章来源于城市中国杂志 ,作者城市中国你是否想过,你周围的行道树、森林公园中的植物本来并不属于这片土地?甚至,它们来自于对同一棵树的“克隆”?刘艾就职于可持续发展领域某咨询机构,为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需求的企事业单位提供“绿化优···

公众参与的力量:科学研究的“新”方式

2022-10-24
以下文章来源于科学杂志1915 ,作者张健  作者      张 健人类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心是科学研究的源动力。当科学家变成一种职业后,科学家与公众之间···

转载|85后小伙用3年,在上海造了个17000㎡荒野植物园

2022-08-04
原创 搜索下载一条 一条85后的郭陶然,是一名生态修复师,2019年,他在上海郊区租下一块荒地,17000㎡,租期10年,尝试以最少的人为干预,将这里修复、养成为一个“荒野植物园”。现在已有300多种乡土植物、80多种鸟···

转载|6.5世界环境日——传粉昆虫与构建上海城市生态系统质量评估体系

2022-08-04
编者荐语:很荣幸入选世界生态修复协会(SER)与“联合国生态系统恢复十年倡议”共同发起了“创变的一周”(Make a Difference Week)。感谢《城市中国》杂志对我们工作室保护与修复华东生物多样性,探索植物-传粉昆虫网络等工作的···

在城市中应用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有利条件与阻碍

2021-11-08
由欧盟地平线 2020 框架下的“连接自然”(Connecting Nature)和“智在城市”(CLEVER Cities)项目联合实施的“城市与自然共生”系列培训,主要通过线上研讨会,为全球实践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ature-base···

谁在研究城市里的生物多样性?上海这个团队给你答案

2021-08-19
            郭陶然熟悉这片占地约 17000 平方米的土地上几乎每一株树的情况。       当我···

城市荒野工作室受邀参加第九届世界生态修复大会

2021-07-29
2021年6月21日-24日,第九届世界生态修复大会(9th World Conference on Ecological Restoration)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主办方国际生态修复学会(SER)邀请全球生态修复···

地球的一半|互惠式生态修复:关注人居环境中的自然空间

2021-06-30
今年6月5日的世界环境日,联合国正式启动了“生态系统恢复十年倡议”(the UN Decade on Ecosystem Restoration 2021-2030)。在这一全球性号召之下,个人、团体、企业、政府、组织均可以参与“修复一代”···

论文《城市荒野景观营造:以上海乡土生态科普示范基地为例》发表于核心期刊《景观设计学》

2021-05-24
注:本文为删减版,不可直接引用。原中英文全文刊发于《景观设计学》2021年第1期“城市荒野与植物设计”专刊。获取全文免费下载链接请点击“阅读原文”;参考引用格式见文末。导 读      恢复受损的城市生态系统是···